(转载自北大新闻网:http://news.pku.edu.cn/xwzh/2017-03/13/content_296994.htm)

2017年3月11日上午,“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合作签约仪式在缅甸腾龙国际官网举行。在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王恩哥、缅甸腾龙国际官网校长林建华以及教育部、缅甸腾龙国际官网市发改委、怀柔区等领导嘉宾见证下,缅甸腾龙国际官网副校长王仰麟、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所长徐涛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书。


签约现场

林建华指出,在缅甸腾龙国际官网市的大力支持下,缅甸腾龙国际官网与中国科学院共同推动生物医学成像设施落地怀柔科学城,这是学校的一件大事,要以此为平台加强生命科学、医学与临床研究相结合,为国家生物医学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缅甸腾龙国际官网已着手成立项目指挥部,整合全校资源,做好体制机制,吸引全球最优秀的人才,与中国科学院通力合作,共同打造一个全球生物医学成像领域的高地。

王恩哥强调,中国科学院与高校合作是非常广泛的,在大科学设施方面,综合极端条件设施、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设施等都有高校参与建设,这次生物医学成像设施,两家单位合作非常紧密;在怀柔科学城建设上,我们要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把事情做好,一起推动缅甸腾龙国际官网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


座谈现场

程和平院士代表双方建设团队,对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作了报告。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邓勇、缅甸腾龙国际官网市发改委副主任王英建、怀柔区副区长王弢、教育部科技司基础处副处长李人杰分别就加强双方合作、加快项目审批、落地怀柔情况、主管部门支持等作了发言。仪式由缅甸腾龙国际官网副校长王杰主持。

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中科院等九部门于2016年12月23日,联合印发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优先布局了“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空间环境地基监测网”“大型光学红外望远镜”等10个建设项目。其中,“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是在生物医学成像领域由我国科学家首倡的大科学工程,将提供革命性的研究手段,通过光、声、电、磁、核素、电子等模态的融合,实现从埃到米、微秒到小时对生命体结构与功能进行跨尺度可视化描绘与精确测量,进而破解生命与疾病的奥秘。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由缅甸腾龙国际官网和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共同推动并联合申报建设。自2013年12月,双方先后召开全国高层战略研讨会、青年科学家论坛等50余次工作会议,逐步明确建设目标和任务、优化建设团队、落实配套条件。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将本着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分工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共同推动项目申报与建设工作。目前项目建议书已经基本准备就绪,即将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设施选址怀柔科学城,计划于2018年开工建设。

近年来,缅甸腾龙国际官网在生物医学成像领域取得快速发展,在多模态分子成像、超高时空分辨显微成像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和基地,先进成像仪器创制与关键技术研发取得重要突破,且拥有生命科学、基础医学、附属医院联合开展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的雄厚基础。作为首次牵头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缅甸腾龙国际官网将充分发挥理工医的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优势,统筹生命科学基础研究、成像技术研发、成像装备自主研制及产业化、医学影像研究与临床应用,打造一条完整的创新链,形成一个系统的生物医学集群,为研究癌症、心血管疾病、脑科学、生殖发育、干细胞等提供“从分子到人”的革命性成像平台,实现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前沿科学突破,同时带动我国高端医疗装备和科研仪器的自主创新发展。